一、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昌平区人才局、北京市昌平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北京龙门育英加速器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北京证券交易所昌平服务基地、北京龙门育英加速器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阿里云、首程资本、九鼎投资、航天产业投资、《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中外企业家联合会科技创新专委会、燕缘创新(北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北京未来城投资公司、北京中兴通、昌发展集团、昌鑫投资、鼎盛资本、丰驰资本、光大银行北京科技园支行、汇垠德擎、疆亘资本、机器人大讲堂、科蓝达、宽博资本、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上海临港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索道投资、燕缘创投、智优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国别咨询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经销商工作委员会
二、参赛条件
参赛方需为国内注册的实体经营企业。参赛项目需是从事核心算法、智能硬件、场景创新等方面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算法与训练、脑机接口与神经控制、遥控操作与远程交互、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系统、智能硬件等领域,在工业自动化、智慧物流、医疗康复、家庭服务、农业自动化、极限作业与公共安全等场景有解决方案,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的企业,均可报名参赛。
三、大赛安排
大赛整体赛程共分为报名、初选、复赛、决赛前准备、决赛及颁奖仪式五个阶段。各阶段具体时间请以官方最新通知为准。详细赛程安排如下:
报名:正式启动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注意事项:推荐单位(本鲸科创)必填
符合参赛条件的项目,按要求如实填报并提交报名材料。
初选:2025年11月
初选阶段无需项目路演,组委会将组织评审团对符合大赛报名要求的项目进行线上综合评审,并依据评审成绩筛选出晋级复赛的项目。初选结果将通过短信/邮件方式通知参赛方。
复赛:2025年12月
复赛需要参赛方进行线下(外地项目可申请线上)路演,参赛项目完成路演及问答环节后,由评委进行现场评分。组委会将在所有复赛完成后,根据评审团综合评审结果通知项目是否晋级总决赛,并通知晋级总决赛的项目后续赛程安排及相关事宜。
决赛前准备:2026年1月
决赛前,组委会将安排评委专家为晋级总决赛项目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具体包括:优化路演商业计划书(BP)、培训演讲技巧,并对项目开展线上或线下尽职调查及资源赋能对接。
决赛与颁奖仪式:2026年1月
决赛采用线下路演形式,所有入围项目均需进行现场路演并接受提问。路演及问答结束后,评委将对项目进行评分,评分结果由组委会密封保存,将在颁奖仪式环节进行现场公布。
决赛后,将举行论坛和颁奖仪式。活动将广邀国内头部投资机构代表、行业领域专家学者、产业链龙头企业及上市公司高管、科技创新企业负责人等嘉宾。现场将以主题分享、圆桌研讨等多元形式,深入探讨具身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动态、产业发展趋势与实践应用案例,集中展示创新成果与产业融合机遇,为参赛项目、行业从业者及与会嘉宾搭建高质量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对接与思想碰撞。
四、奖项设置
根据总决赛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获奖项目给予500-2000万投资支持。
五、支持赋能
资金支持
获奖企业可获得500-2000万央企基金投资;
决赛企业可推荐到北京市相关产业基金。
资源赋能
获奖企业将被推荐参与央企及昌平区的产业应用场景,加速商业化;
提供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机会,促进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
政策礼包
参赛企业有机会加入"昌聚工程”,最高可获得300万人才奖励;
获评“昌聚工程”的人才,可享受住房保障、医疗保障、便捷金融、便捷政务等7项配套服务。
创业辅导
对入围决赛的优质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优化技术方案与商业逻辑;
对获奖项目进行长期跟踪、指导,持续为企业赋能,助力企业成长壮大。
专业权威
权威机构组成组委会,全面统筹规划与监督指导,保障赛事专业规范;
知名投资机构、科研院所及产业界的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全程多维度评估,确保评审公正。
深度交流
大赛期间举办技术研讨会与行业峰会,汇聚顶尖学者、企业领袖及技术专家,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参赛企业提供深度技术交流与合作机会。
联系电话:023-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