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主题
逐梦新时代·一起赢未来
二、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
中共德州市委、德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德州市科学技术局、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德州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三、大赛时间
2024年12月—2025年7月
四、大赛主题
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食品加工、高端化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及会展经济、建筑业、纺织服装、轻工、体育、医药及康养、新能源新材料、地热能等德州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重点引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育种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全球高层次人才团队和创新创业项目。
五、大赛赛制
大赛分创新、创业两个类别。创新类是指有意向到德州市用人单位工作或与德州市用人单位开展技术合作的个人或团队;创业类是指有意向到德州市注册创办企业的个人或团队。
六、参赛类别及条件
(一)创新类
1、国内参赛项目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参赛选手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原则上应取得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②研究能力和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拥有国际一流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方向契合德州市重点产业链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的重大技术需求,能够切实推动德州市相关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创新,增强产业链竞争力,能够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③近5年,一般应具有主持重大产业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在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担任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在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或担任市级以上重大产业创新平台主要负责人,领衔高层次产业创新团队的经历;
④2024年10月31日之前,未与德州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技术合作协议。
2、海外参赛项目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参赛选手一般应取得博士学位,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到硕士学位;
②40周岁以下(1984年9月1日后出生)申报人员须在国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有正式职位且工作业绩突出;40周岁以上申报人员须在国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的职务,或在国际知名企业、机构中担任高级技术(管理)职务;
③目前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2024年1月1日后回国(来华)工作但未与德州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技术合作协议。
(二)创业类
1、国内参赛项目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参赛选手原则上应取得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②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③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经营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产业新质态有较大潜力;
④拥有目标一致、结构合理、合作紧密的创业团队;
⑤2024年10月31日之前,未在德州注册成立企业;项目落地后,须为企业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或最大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一般不低于30%。
2、海外参赛项目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参赛选手一般应拥有海外学位或海外工作经历;
②有国外创业经验或曾在国外知名企业、机构担任过中高级技术(管理)职务;
③拥有2—5名结构合理的创业团队,创业模式及发展目标清晰,有明确意向在德州创办企业,核心成员至少有1名具有博士学位或相当于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④参赛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带有成熟的创业项目与计划,且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符合德州市产业发展要求,核心技术的产品已处于中试阶段,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⑤2024年10月31日之前,未在德州注册成立企业;项目落地后,须为企业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或最大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一般不低于30%。
七、大赛流程
(一)报名及初审
1、大赛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参赛选手(团队)可根据类别,线上填报申报书,并提供身份证或护照、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专利证书以及能够反映人才(团队)能力、业绩等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大赛组委会根据参赛条件和要求,对参赛选手(团队)资格进行审查,筛选进入分赛人选。
(二)分赛
(2024年12月—2025年6月)
设置国内、海外2个赛区。
国内赛区设置6场创业分赛,包括3场“城市赛”和3场“产业赛”,其中:3场城市赛分别在江苏苏州、辽宁沈阳、四川成都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药及康养3场产业赛分别在广东深圳、安徽合肥、北京举办;采取“路演+答辩”的形式,由专业评委评审,每个分赛区的创业项目前15强进入总决赛。设置1场创新分赛,根据技术水平、与企业对接程度等,共筛选30个创新项目进入总决赛。
海外赛区设亚洲赛区、澳洲赛区2个分赛区创业分赛,采取“路演+答辩”的形式,由专业评委评审,2场海外创业分赛共筛选30个创业项目进入总决赛。设置1场创新分赛,根据技术水平、与企业对接程度等,共筛选10个创新项目进入总决赛。
每位参赛选手只能选择1个分赛区报名。分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决赛(2025年7月)
决赛在山东省德州市举办,根据进入决赛的项目,划分若干产业领域,采取“路演+答辩+综合评审”的形式,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获奖项目和人员。
八、奖项设置及奖励支持
(一)奖项设置
1、创新类: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10名,分别给予6万元、4万元、2万元、1万元奖金;按照获奖后和签订协议后各50%发放。
2、创业类: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20名,分别给予10万元、6万元、4万元、2万元奖金;按照获奖后和注册落地后各50%发放。
(二)支持政策
1、重点人才工程支持。对获奖的创新人才(须在获奖后1个月内与德州市用人单位签订聘用或合作协议)和创业人才(须在获奖后12个月内注册落地),符合条件的直接纳入德州市现代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给予50—100万元资助;特别优秀的人才项目,可申请“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最高6000万元综合资助。
2、人才项目配套资助。优先支持落地人才项目申报国家级、山东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后除享受国家级、省级支持政策外,再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配套资助。
3、创新人才薪酬补贴。对全职引进的符合国家重点人才工程申报条件(含已入选)的高层次人才,按用人单位实际给付年度劳动报酬的70%,给予每年最高70万元补助,最长补助3年。对全职引进且入选山东省泰山人才工程的高层次人才,或从德州市外入选山东省泰山人才工程(包括入选外省相当层次省级人才工程)且管理期已满到德州市用人单位全职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按用人单位实际给付年度劳动报酬的50%,给予每年最高30万元补助,最长补助3年。
4、创业人才“创业券”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成立5个自然年内(以营业执照注册时间为准),引进培养人才申报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山东省泰山人才工程且人选全职到岗的,凭“创业券”可分别按照每人100万元、50万元标准兑现奖励;入选山东省泰山人才工程柔性人选的,凭“创业券”可按照每人20万元标准兑现奖励。累计不超过350万元。
5、创业房租补贴。符合青年人才创业条件的,每月给予最高1万元创业房租补贴,补贴时限3年。
6、企业员工补贴。创业企业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重点高校院所本科生,符合条件的每月分别给予5000元、3500元、2000元生活补贴,补贴时限3年。
7、科技创新奖励。落地人才项目和创业企业获得国家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8、平台载体奖补。创业企业新创建国家级、山东省级人才平台载体的,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支持创业企业在德州市外建立独立研发机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人才飞地”,经认定达到相关要求的,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
9、安居住房保障。符合条件的落地人才可免费入住110—160平米市级专家公寓、酒店式专家公寓和县(市、区)人才公寓;落地人才和创业企业员工在德州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80万元补贴。
10、人才贷款扶持。优先推荐支持合作银行给予落地人才最高1000万元、落地人才所在企业最高5000万元的“人才贷”支持。
11、投资基金支持。将落地人才项目纳入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项目储备库,优先组织推介,优先引导参股基金投资支持;优先推荐各级产业基金、人才基金等投资支持。
12、绿色通道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落地人才发放“德州惠才卡”、定制“德才码”,享受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交通出行、休闲旅游等优惠服务。
九、项目签约与履行
1、协议履行。获奖项目负责人与落地县(市、区)签订项目扶持资助协议。获奖项目落户扶持期间,明确目标导向,实现可控管理和有效服务。获奖项目负责人应按协议约定,积极组织项目转化实施,在人员招聘、实际投入、科研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加快推进,全力实现实质性运营。德州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视项目达到的扶持条件和标准,按规定及时兑现相关政策待遇。
2、协议终止。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对履约不力、未达到相应扶持阶段标准条件,在给予适当宽限期后仍无明显进展的,解除扶持资助协议,终止高层次人才扶持。对发现恶意套取资助资金的,将追回有关资金,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十、其他事项
1、大赛报名项目材料保密,不收取参赛人员任何费用,参赛人员所获大赛奖金个人所得税应自行申报。对现场参加分赛和决赛的选手,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标准差旅补助。
2、参赛人员不得违反大赛规定,所提交创新创业项目相关材料不得存在抄袭、盗用等不法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赛及资助资格,追回奖金和资助资金。涉及参赛项目版权纠纷的,一切责任由参赛人员自行承担。
3、人才只能选择一个类别参赛;已通过德州市申报入选德州市级及以上重点人才工程的暂不接受报名;参赛项目确属优秀的,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等限制。
4、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赛正常进行的,组委会有权对赛程作相应调整或终止比赛。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