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南宁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长三角中心、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执行单位: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支持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分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南宁市孵化器联盟、各银行南宁科技支行、各金融投资机构
二、赛道设置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
三、参赛条件
(一)报名条件
东盟国家的中资企业、中国国内的东盟外资企业可报名参加。(注:东南亚国家联盟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共10个国家)
1.东盟国家的中资企业:指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成立或入股当地的企业,报名时须提供中资入股证明、合作协议等,并以中国企业为报名主体。
2.中国国内的东盟外资企业:指东盟国家企业在中国投资或成立的中国企业,报名时须提供外资投资证明、合作协议等,并以中国企业为报名主体。
3.与东盟国家有合作项目的中资企业:中国企业与东盟国家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有合作的项目,报名时须提供相关合作证明,并以中国企业为报名主体。
(二)参赛条件
1.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服务等业务。
2.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且为非上市企业。
3.企业2024年的营业收入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4.每个企业参赛队伍核心成员(如创始人、CEO、技术总监等)不少于3人(含3人),原则上不多于5人。核心成员中,东盟国家籍成员不少于1人。
5.前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或全国总决赛获得一、二、三名或一、二、三等奖的项目,及前十届广西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得等级奖(优秀奖除外)的项目不参加本次专业赛。
四、赛程安排
(一)征集报名
报名时间:2025年9月1日-30日
(二)资质审查
10月上旬,赛事组委会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参赛资质、专业方向,对报名的参赛企业进行资质和技术符合性审查,符合参赛条件且提交报名材料完整的参赛企业获得参赛资格。
(三)初赛
时间:10月15日至20日
评审方式:线上书面评审
评审流程及内容:组织评审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查的项目进行材料评审,每个行业领域遴选10个项目进入决赛。
(四)决赛
2025年10月31日前,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个行业领域,通过现场路演采用“8+7现场答辩、当场亮分”的方式进行评选。单个项目路演时间不超过8分钟,答辩时间不超过7分钟。由评审专家针对参赛项目和选手答辩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计算出项目平均得分。
决赛分别决出三个行业领域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决赛结束后现场颁奖。
五、奖励政策
决赛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个行业领域,每个行业领域分别设
一等奖1项,奖金50000元/项;
二等奖2项,奖金20000元/项;
三等奖3项,奖金10000元/项;
优秀奖4项,奖金5000元/项。
以上奖金均为税后金额,在参赛选手到南宁参加考察对接活动后发放。
六、政策支持
(一)落户政策支持
晋级决赛项目落地南宁,并在南宁市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将项目产业化,或与南宁市企业合作将项目落地产业化,项目具备产业化条件后,申请享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宁高新区关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的相关政策。
(二)其他奖励及政策服务
1.食宿补助。
通过评选并赴现场参加决赛的项目,给予每个项目2名成员在指定酒店3天的免费食宿。
2.项目落地服务
组织进入决赛的企业代表召开项目落地对接会,实地考察南宁高新区投资经营生产环境。
决赛获奖项目可获得落地全程“一对一”服务,包括协助办公场地选址、工商注册登记、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指导等。
决赛获奖项目将优先推荐给赛事合作创投机构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决赛获奖项目可获得产业对接、创新创业指导、奖励政策兑现等服务。
搭建获奖项目到东盟国家进行经济、人文交流互访的渠道,开展具有多国化、差异化的“中国—东盟行”活动(相关活动所产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须自理)。
获奖项目纳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重点项目库,匹配东盟国家(或中国境内)合作伙伴资源。
联系电话:023-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