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嘉兴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秀洲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嘉兴国家高新区以红船精神为指引,在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中书写着从荒地蝶变到创新高地的动人故事——
从链主企业领航全球智造,到“空港秀水创新绿谷”95平方公里规划蓝图徐徐铺展,构建“生产、生态、生活”深度交融的城市新范式;从制造业与规上信息服务业协同共进、齐头并进,到临空经济乘势腾飞,这片土地正以红船精神为内核,将科技创新与产城融合的“双轮驱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从“增长极”到“主引擎”
产业崛起书写奋进故事
翻开嘉兴国家高新区成长历史,这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励志史。高新区凭借对时代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发展机遇的果敢把握,踏上了转型升级的征程。如今,光伏新能源、高端汽配、光电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强势崛起,从昔日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华丽蜕变为驱动秀洲乃至嘉兴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者。2025年一季度,高新区相关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5.9%,制造业同比增长23.2%;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6%;实际到位外资同比增长1.1倍。这些数据背后,是高新区蓬勃的发展活力和强大的发展韧性。
在高新区,全球灯塔工厂隆基绿能嘉兴基地坐落于此,其代表了全球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是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隆基绿能嘉兴基地的“灯塔工厂”通过行业首创的基于图像特征的实时AI精准追溯技术,实现了每18秒完成12个电池串异常及其来源机台的快速精准识别。
在高新区,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军企业佛吉亚在此布局深耕。佛吉亚凭借在汽车座椅、内饰、排放控制技术等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将前沿智能科技与汽车零部件制造深度融合。落户5年来,佛吉亚与高新区携手共进、共同成长,佛瑞亚集团更是连续两次在此增资扩产,进一步彰显了其对该区域发展的信心。
在高新区,蓝特光学新厂房即将投入使用。该项目用于紧密光学器件研发中心和生产,拟建成年产120万件精密光学器件的生产能力,为秀洲光电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光力量”。
当前,嘉兴国家高新区产业发展态势蓬勃,光伏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光电信息三大主导产业正依托“链群配”协同发展模式加速崛起。产业间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全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展望未来,奋斗的征程永无终点。区委常委、嘉兴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董宇佳表示,2025年,嘉兴国家高新区将立足国家级经济主平台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机场这一独特优势带来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持续深耕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光伏产业核心区建设,巩固和提升产业优势;另一方面,聚焦“1+2+X”产业赛道,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全力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步伐。
从“链式布局”到“产业集群”
精准招商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敢为人先的开拓勇气与创新智慧始终是破局前行的关键力量。嘉兴国家高新区在光伏产业发展进程中,以无畏的胆识和卓越的智慧,书写了一段生动的产业创新实践故事。
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也面临着技术瓶颈、市场认知度低等诸多难题。要不要发展?如何去发展?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需要慎重思考的现实问题。面对困境,嘉兴国家高新区负责人果断决策:“我们广泛收集信息、深入分析形势,以科学的规划,逐步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2012年,秀洲区作为浙江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成为全省光伏产业发展的“探路者”。
在试点的关键阶段,高新区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搭建产业平台,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招商政策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一大批光伏企业纷至沓来。
如今,走进嘉兴国家高新区,这里已然成为光伏产业的集聚高地。从福莱特集团到隆基、阿特斯等行业龙头企业,再到川禾、中聚等配套企业,“电池片+光伏玻璃+配套产品+组件+储能+智能制造”的全产业链生态圈正蓬勃发展。在当时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尚不成熟的背景下,这种全产业链布局模式无疑是一次大胆且极具前瞻性的创新尝试。它不仅实现了产业资源的高效整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更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了区域光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家家光伏企业在高新区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小辰光伏2018年落户高新区后,不仅打破了国外对光伏添加剂的垄断,更以年均超100%的增速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该企业仅用5年的时间就完成了20倍增长,成为光伏添加剂细分领域的行业前二,目前正向钙钛矿、无银化导电材料等下一代技术发起冲锋。
目前,高新区已探索形成“五光十色”光伏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实现以应用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光伏产业集群入围浙江省“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和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
在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域,高新区同样成绩斐然。秉持链式招商理念,精准锚定产业链关键环节与薄弱领域,靶向发力引进一批技术领先、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企业。如今,佛吉亚、欧菲、伟巴斯特、敏实等60多家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企业在此集聚,形成“新能源动力系统+智能车载系统+电子系统+内饰系统”的高端汽配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上,各企业协同发展,从新能源动力系统的高效研发,到智能车载系统的创新升级,再到电子系统与内饰系统的品质提升,共同推动着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在产业链的吸引下,精确实业项目落户高新区,设立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及液冷板项目。该项目将依托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沉淀,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盒以及服务器液冷板的生产,精准对接新能源和人工智能产业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市场需求。
从光伏产业的创新突围,到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蓬勃兴起,嘉兴国家高新区用实践证明,敢为人先的勇气与创新驱动的智慧,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密码。未来,高新区将继续深耕产业创新,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从“筑巢引凤”到“扶摇直上”
精准服务赋能企业腾飞
高新区的核心使命聚焦于经济发展,通过集聚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聚焦这一核心,嘉兴国家高新区不断搭建平台,助力企业腾飞。
嘉兴国家高新区以“绿谷引凤”为战略核心,通过政策迭代、生态优化与精准服务,吸引高端人才与创新企业汇聚,构建起“人才—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圈。
自2016年起,高新区持续迭代人才政策,从“秀湖双百”人才支持政策1.0版、2.0版,到“空港秀水创新绿谷”人才新政,政策吸引力不断增强。新政提供最高1000万元研发经费补助、500万元项目资助,以及连续三年办公场地、生产厂房租金补贴,全力赋能科研团队与初创企业。
在众多落户高新区的企业中,汉朔科技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汉朔科技的创始人侯世国,在海外考察时敏锐捕捉到电子价签在零售业的应用前景,而彼时国内零售业仍依赖人工调价,信息化建设近乎空白。于是,在2012年,侯世国带领16人的团队,在嘉兴国家高新区开始了创业。
如今,汉朔科技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全渠道智能零售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进驻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300家零售集团,国内零售百强占有率超过六成。2025年3月11日,汉朔科技以“中国门店数字化第一股”的身份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汉朔科技从最初的16人团队发展到如今汇聚多国精英的国际化团队,从寂寂无名到全球前三,其成长轨迹恰是嘉兴高新区助力企业腾飞的生动注脚。
嘉兴国家高新区将继续深化“绿谷引凤”战略,以人才为引擎,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未来,高新区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加码科技人才项目支持,构筑人才竞争新优势,壮大新质生产力。
嘉兴国家高新区不仅在政策与生态上为企业保驾护航,还依托空港秀水创新绿谷“沿新塍塘建新城,沿东升西路、嘉桐公路建新区”的规划理念,全力打造沿东升西路总部科创带。这一战略举措旨在布局东升西路和机场大道黄金十字内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城市组团,建设特色高新产业片区,为人才集聚和城市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在项目集聚上,东升路科创带成果斐然。汉朔总部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蓝特精密光学创新总部、圆通总部、港汇总部、欧菲总部等优质头部企业总部纷纷抢滩入驻。随着东升西路不断向西延伸,越来越多的优质头部企业将目光投向嘉兴国家高新区这片发展热土。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开拓新局面。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嘉兴国家高新区正以红船精神为帆,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东风,持续擦亮国家级高新区金字招牌,锚定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破浪前行。
文章来源:区传媒中心、嘉兴国家高新区
9小时前
9小时前
9小时前
9小时前
联系电话:400-0232-03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