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领域产教融合,加速科技城产业数字化升级。4月24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共绵阳市委组织部、西南科技大学、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四川绵阳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绵阳市“智改数转”服务商联盟主办,绵阳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产业与市场研究所承办的“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产教深度融合”暨四川绵阳工业园第七期“科技下午茶”成功举行。
四川绵阳工业园科技创新部部长赵然、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范勇、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卢苇、华为工业软件教育行业业务发展总监王建平以及30余家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参加活动。
活动开始,绵阳中关村信息谷公司市场拓展部负责人杨涛做中关村信息谷服务推介。他表示绵阳中关村项目自运营以来,在北京、绵阳两地政府和全国企业家朋友们的支持下,中关村区域协同创新成果正在涪城“拔节生长”,项目一期从首家入驻企业到600余家科技企业“成林成势”,主导企业特色鲜明;项目二期在园区管委会的高起点规划布局下,已经形成政企联动的招商合力,并成功引进了抖音阅绵科技、北京耘天科技、上海蜀霖电子等一批优质域外企业。信息谷作为中关村发展集团集成服务的总接口,能够为企业及合作政府提供包含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科技担保、科技咨询、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产业园区运营、区域协同、跨境创新等于一体的全栈式服务体系,帮助创新型企业更快发展。
随后活动现场举行了“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该基地的落成标志着校企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将围绕工业软件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共同构建产教融合协同机制,为产业输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在专家演讲环节,北京交通大学卢苇教授以《特色化软件学院建设与发展》为题,分享了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在关键软件技术突破、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的经验。他强调,软件人才培养需坚持“使命担当、软件报国”目标,通过校企协同打破专业界限,实现跨界融合。
华为公司王建平在《共创智能工业软件,所愿皆可造》主题汇报中,系统阐述了华为工业软件云产业蓝图。
西南科技大学范勇教授重点推介了工业软件研究成果,包括面向装备制造的智能仿真平台、基于AI的工艺优化系统等,多项技术已应用于航空、汽车领域,累计为企业降本超亿元。
在企业路演环节,四川虹信软件推出自主可控的ERP-MES一体化平台,已服务多家企业,实现生产周期缩短25%;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新一代工业协作机器人,搭载AI视觉与力控系统,可精准完成精密装配任务;武汉达梦数据库展示全栈国产数据库解决方案,其分布式架构支撑百万级并发,保障工业数据安全;鼎捷软件聚焦“智造+AI”,其智能排产系统通过深度学习优化资源调度,助力客户产能提升30%;四川天链机器人的无人化仓储解决方案,融合5G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物流效率翻倍;北京嘉洁能科技的工业节能AI平台,通过实时能耗诊断与优化,为钢铁、化工企业年均省电超千万度。
在交流发言环节,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绵阳的产业基础与创新生态为产教深度融合提供了优质土壤,以及对绵阳中关村信息谷公司的服务能力高度认可,未来将深化与绵阳中关村的合作,共同探索智能工业在绵阳的应用场景。
本次活动在热烈氛围中圆满落幕,通过“政产学研用”多维联动,为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人才培育注入新动力。绵阳中关村信息谷公司将持续发挥区域平台优势,整合全国创新资源,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为涪城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章来源:绵阳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