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二、大赛时间
大赛时间:2024年8月—2025年4月
大赛地点: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三、领域设置
本次大赛设置技术创新赛道和专题赛道
其中技术创新赛道包括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合成生物、数字医疗、医疗器械、互联网3.0、工业互联网、高端科学仪器、智能制造与新材料、新能源、通用航空、无人机与低空安全等13个领域。
专题赛道包括AIGC大模型、智能网联汽车、工业软件、智慧医院、康养科技等5个领域。
(满足报名条件的企业可同时报名参加技术创新赛和专题赛)
四、赛区设置
境内赛区
京津冀赛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
华东赛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
西部赛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注:赛区与地理区划不完全一致,境内其他区域选择京津冀赛区报名参赛。
境外赛区
北美洲赛区、欧洲赛区、亚洲赛区(不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港澳台赛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四大赛区。
进入总决赛的境外企业(团队)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提供主讲人往返机票及住宿费。
五、参赛条件
1. 参赛企业(团队)应主要从事新兴产业领域前沿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及服务等业务,拥有国际先进的前沿技术。
2. 参赛企业(团队)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产权清晰,无产权纠纷。拥有良好社会信誉,无重大失信记录、无犯罪记录。
3. 参加技术创新赛道的境内企业注册时间应在2017年1月1日之后(境外注册企业不设年限),上市公司、曾获得往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冠亚季军的企业(团队)不能报名技术创新赛。每个参赛企业(团队)本赛季仅限选择一项技术创新赛道。
4. 参加专题赛道的企业注册时间不设年限,往年获奖企业、团队及上市公司亦可参赛,每个参赛企业(团队)可报名多项专题赛道。
5. 参赛团队核心成员应具有在所在赛区1年以上学习、工作或创业经历。
六、大赛奖励政策
荣誉称号
总决赛设立冠军1名、亚军2名、季军3名。
各领域前10名分别给予国际前沿科技TOP10荣誉称号。
大赛奖金
冠军100万元,亚军50万元,季军30万元。
各分领域第1名10万元,第2名5万元,第3名1万元。
每个获奖企业(团队)在参赛过程中仅能取得一次奖金,即取得所获最高等级奖金。
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基金
大赛设立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基金,每年1000万,从TOP10入选企业(团队)中遴选出10个左右项目予以立项支持,每个项目支持100万元左右。基金旨在推动前沿大赛企业(含团队)与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促进前沿技术应用转化。基金由相关企业、机构出资,海内外企业(团队)均可入选,入选者与出资单位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投融资支持
各领域前3名将与大赛投资合作伙伴签署意向投资协议,意向投资额不低于1000万元。最终投资额度根据投资机构实际尽职调查结果,由双方自主决定。
中关村属地奖励政策
1. 给予各领域前3名参赛企业(须符合政策支持条件),最高30万元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资金支持。
2. 各领域前3名参赛企业(须符合政策支持条件),享受前沿技术企业支持绿色通道,每个企业最高支持500万元。
3. 各个领域优秀项目入驻领域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享受属地房租优惠等扶持政策,最高享受三年房租全额补贴。
4. 各个领域TOP10项目在中关村示范区园区落地发展的(须符合政策支持条件),最高支持200万。
七、赛程安排
大赛按照参赛报名、区域赛、领域赛、半决赛、总决赛流程开展赛事组织工作。
参赛报名(2024年10月15日截止报名)
1. 自评符合参赛条件的企业(团队)登录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官网报名。报名企业(团队)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及项目商业计划书,并对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2. 各赛区承办单位负责辖区内企业(团队)报名材料的资格审查,通过审查的项目可获得参赛资格。
区域赛(预计2024年11月)
1. 区域赛由各赛区承办方牵头组织实施,落实比赛方案、组织机构、赛事费用等有关事项,加强对赛事的管理。坚持赛事的公益性,不向参赛企业收取任何参赛费用。
2.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根据各区域赛参赛项目数量,确定晋级领域赛名额。
领域赛(预计2024年12月)
领域赛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进行组织,选拔各领域及赛道国际前沿科技TOP10。
全球半决赛(预计2025年2月-3月)
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组织各领域技术创新赛道优胜项目开展半决赛,全球半决赛不涉及专题赛道。
全球总决赛(预计2025年4月)
半决赛优胜项目最终进入总决赛,决出冠军、亚军、季军。
八、评审规则
1. 依据大赛组委会制定的统一评审规则及评选标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围绕“技术水平”“团队能力”“项目可行性”“市场前景及社会效益”“投资价值”等方面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
2. 评审专家由技术专家、投资专家、行业专家组成。
九、大赛服务
1. 技术需求对接。组织参赛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等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和市场对接。大赛将详细梳理参赛企业技术和市场需求,定期举办对接活动。
2. 投融资需求对接。大赛为优胜项目提供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的一对一投资对接服务。联合工商银行、北京银行、中关村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前沿企业特点的投贷联动产品。联合中关村前沿科技投融资联席会,深度开展对前沿科技企业投融资服务,助推前沿技术企业快速成长。
3. 前沿科技企业家训练营。依托中关村前沿科技投融资联席会各成员单位在资金、产业方面的资源,组建前沿科技企业训练营,为参赛项目发展提供一对一指导,重点帮助企业解决企业创建和发展期的战略规划设计及实际经营问题,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研发能力、经营能力、战略能力、市场能力,推动前沿科技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合作。
4. 宣传展示服务。为优胜项目提供媒体宣传服务,扩大赛事及参赛企业的系列宣传。组织中央和地方媒体、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赛事活动通过微信视频号、抖音、百度、知乎等平台面向全球直播,提高中关村前沿品牌及前沿企业对外影响力。优先推荐企业参与各类展览展示活动。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