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共河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河南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群工作部、中共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工作委员会组织人事部、郑州航空大都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赛程安排
4月 发布会
5-7月 城市行、高校行
6-7月 创业训练营
8月上旬 线上初评
9月下旬 线下复赛
10月下旬 线下总决赛
11-12月 赛后跟踪落地
三、赛道设置
电子信息:消费电子、以智能穿戴设备、超算中心、数据中心、物联网设备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品,智能网联车、车路协同、泛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量子信息、5G/6G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卫星应用、通信网络、新一代信息技术、微电子。
生物医药:疫苗和体外诊断、蛋白质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CXO外包服务、合成生物、AI+生物医学、医疗机器人、植入式医疗器械、康复医疗器械、专科医疗器械、生物技术、脑机接口、类脑科学、基因技术、中药、医疗器械、大健康、生物医用材料等。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数字经济、数据要素基础设施、算力平台及智算芯片、AI大模型、AI应用、智慧经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家居等)、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数字孪生、元宇宙、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信息安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
航空航天卫星:装备制造、低空经济、飞机维修、卫星测运控、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卫星通讯、卫星数据运营服务等。
新能源新材料:光伏发电、风电装备、氢能、核能、新型储能、智能电网、生物质能及地热利用;超硬材料、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电池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功能材料、先进合金等前沿领域。
未来产业: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
四、参赛要求
(一)大赛组别
大赛设置成长组和初创组两个期别,参赛项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期别参赛,两个期别的评审标准有一定差异。1.成长组已注册成立公司,且成立时间在2016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之间的团队。2.初创组于2024年1月1日以后注册成立公司,或尚未注册成立公司但拥有创业计划的团队。
(二)大赛类别
大赛设置高校类、社会类和海外类三大类别,参赛项目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个类别参赛(报名海外类的项目,其企业股东或参赛团队成员须有在海外学习工作经历)。
(三)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所有成员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2.为确保参赛项目创新性和公平性,参赛项目主体不能为上市公司。
3.参赛项目应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拥有产品、技术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须无纠纷)或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商业化潜力
4.INNOPORT郑州航空港全球创业大赛已获奖项目不支持重复参赛。
5.参赛获奖项目须在获奖名单公示之日起6个月内在郑州航空港区注册成立公司。
五、奖项设置
成长组
一等奖1名,奖励20万元;
二等奖3名,奖励8万元;
三等奖5名,奖励3万元;
优秀奖8名,奖励1万元;
初创组
一等奖1名,奖励5万元;
二等奖3名,奖励3万元;
三等奖5名,奖励2万元;
优秀奖8名,奖励5000元。
六、专项支持
重大专项支持:对落地航空港区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和紧缺战略性人才,将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空间、产业、资本等综合支持。
创投加速支持:航空港区设立1亿元创投基金和1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产业链优势地位及核心竞争力的获奖项目,通过投委会评议后,可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支持。
人才政策支持:获奖项目的主参赛人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给予企业最高500万元的引才育才工作经费支持。首次在航空港区购买商品房住宅的,可按总购房款的一定比例给予最高300万元购房补贴。
办公空间支持:对大赛获奖项目,半年内在航空港区注册公司并符合认定标准的,给予最高3年、面积500平方米的创业空间支持。
资源对接支持:为大赛获奖项目或有落地意向的项目提供政策咨询、融资顾问、市场对接等专属服务,提供与航空港区的链主企业、投资机构等交流展示机会。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