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第七届中关村·智聚创新创业大赛新制造赛道复赛在京仪大酒店圆满落幕。本届赛事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创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个优质项目同台竞技。经过专家评审团的严格筛选和现场路演的激烈比拼,最终25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其中企业组16个、创客组9个,成功斩获年度总决赛入场券。
大赛组委会秘书长、中关村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翼晴,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关村地区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贾峰,组委会委员、京仪科技孵化器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齐子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双创事业部常务副主任徐成响等组委会成员出席活动并全程指导赛事开展。
赛事速览
中关村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翼晴在致辞中指出,“新制造”是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已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届大赛设立“新制造”赛道,重点聚焦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技术、高端装备创新等领域,旨在发掘技术领先、模式创新、市场潜力大的优质项目。她强调,中关村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风向标”和“试验田”,汇聚全球顶尖创新资源,构建了“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希望以大赛为契机,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中关村转化落地,实现价值提升。
新制造赛道复赛汇聚了36个硬科技项目,由5名产业及投资专家组成评审团,重点考核技术突破性、产业转化力及商业模式创新性。晋级项目涵盖智能制造、工业AI、高端科学仪器等前沿领域,展现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果。
核心亮点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赛道紧扣制造业“卡脖子”难题,设置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细分方向。中关村街道正通过“政产学研用金服”协同机制,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推动创新资源高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成为创新种子落地生金的沃土。
构建全链条生态
赛事联动仪器信息网、招商银行等支持单位,提供“宣传推广+金融扶持”组合资源。中关村街道商会、企业联合会、京仪孵化器等平台将为晋级项目提供全方位赋能服务,并依托中关村丰富的创新生态,开放中试基地、产业基金等关键资源,助力优秀项目快速成长。
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本次复赛项目呈现三大趋势:高端传感器国产替代、工业数智化解决方案、柔性制造技术应用。多个团队已与航天、汽车等领域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依托中关村“科创雨林”的创新生态优势,赛事正着力构建“大企业开放场景、小团队技术攻坚”的协同创新体系,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要素的精准匹配与价值倍增。
5月,本次晋级的优质项目将进入年度总决赛,与前沿技术、生命科学两大赛道的顶尖项目同台竞技,共同角逐百万级创业扶持资源包。大赛组委会将依托“政策+资本+产业”三位一体的赋能体系,为参赛团队提供从技术孵化到产业落地的全周期支持,助力创新种子在中关村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最终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价值跃迁。
信息来源:乐活中关村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