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日,有一项大赛在科创企业圈的热度持续升温。这就是2024“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目前,已有10家科创小微企业从万余家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16张总决赛门票中的10张,入围比高达千分之一。
在科技型初创企业眼里,进入第13个年头的“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仍是可以成就创新的能量场。
从“小白”到“弄潮儿”
临近春节,地处奉贤的上海化学工业区里,总投资22.5亿元的上海朴烯晶公司的“新能源专用聚烯烃特种材料项目”正抓紧推进,预计2028年达产后年收入将超过40亿元。投产后有望解决新能源材料、芯片特种过滤材料、医用植入材料及人形机器人支撑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国产替代难题。
“朴烯晶就是参赛项目落地的结果。”2021年,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文龙参加了“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变成了“公司”,聚焦新能源领域的新材料,开展锂离子电池以及储能电池隔膜专用特种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推广。
让张文龙印象深刻的是,在大赛舞台上初试啼声时,他还是个连最基本的商业计划书都写不好的“小白”。
“通过这个大赛,把自己的商业模式磨练了很多,因为它里面有很多做投资的人,做科创服务的人,他也会帮不停的打磨我们的商业逻辑。”
随后几年,大赛的服务体系一路相伴,2023年,朴烯晶凭借“基于干法工艺的锂电池隔膜专用特种聚丙烯材料”项目获得了创新资金,也走入了“创·在上海”服务体系中……大赛平台上得到的关注,为朴烯晶获得了市区各级项目扶持资金的接连赋能,公司营收一路飘红,从200万到近1亿,只用了3年。
2024“创·在上海”大赛上,张文龙以“过来人”身份在赛前的“创加速营”上与参赛企业分享了创业感悟和一系列实用的路演技巧。
“通过创业大赛得到关注以后,我们拿到了更多的资源的支撑,也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支持,然后有更多的人才加入,正好又抓住中国增量市场的机会。”
引入诸多资源,助力科技创业,“创·在上海”大赛已经成为一个融汇、交流的大平台。进入今年总决赛的硅羿科技创始人唐雪明也看到了公司实现“奋力一跳”的机会。他们在RNA生物农药创制上的技术成果,有望颠覆传统农药产业。
“科创企业需要一个生长最初期的迅速加速,不仅是技术创新,也有组织创新,模式创新,还要链接上下游产业链,合力之下,一旦进入爆发期,它就能带来颠覆整个领域的巨大的创新。”
“赛马场”升级
参赛,不只是简单做个ppt汇报,而是能得到一系列系统且专业的扶持。这不仅是参赛企业的共识,也是上海办赛的初衷。
赛马场上选骏马。赛马场也不断升级。2024“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做出多项变革。
市科委科技企业服务处二级调研员居敏敏介绍,今年大赛秉承“市场机制、政府引导、多元赋能”的理念,打造了“专业赛+专题赛”赛事新模式。专业赛围绕上海市“3+6”重点产业体系布局,联合31家高新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充分依托各分赛点的资源优势,组织细分赛道的赛事和特色服务。同时,携手蚂蚁集团、莘泽智星港、新微创源、WeStart创投大会,举办2024年科技智能大赛、全球生命健康概念验证大赛、国际智能传感创新大赛、WeStart TOP 100创赛四大专题赛。“用市场的眼光帮助政府一起来筛选项目。”
今年尝试的“以投代评”“赛投联动”探索同样是为为引导更多创投资本的关注。“今年有69家由IDG 、小苗朗程、科创母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推荐的优质的科技型企业,直接进入到复赛,当中有52家获得了创新资金的支持,立项率达到了75%,说明市场的眼光是非常准的。”居敏敏说。
与以往上海入围企业终极赛场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即“国赛”)不同,今年上海首设“总决赛”环节。邀请知名专家和投资人作为现场评委,通过预决赛、总决赛公开路演等形式,最终决出各赛道最优质最闪亮的硬科技企业和项目,通过一系列赛事活动赋予优秀科创企业各类资源,提升企业知名度,加速企业发展。
截至目前,今年大赛,一批硬科技企业从1万余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经过层层比拼,聚焦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等领域的10位“尖子生”率先突围,且手握参与科技实力比拼的“独门秘籍”。
如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创性地将合成生物学技术与AI智能算法结合,实现了RNA生物农药的绿色创制,解决了RNA农药规模化制备的“卡脖子”问题。RNA生物农药又称核酸生物农药、核酸干扰素,是引领第三次农药革命的颠覆性产品,既能有效对付害虫,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上海灵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具备完整车规级3D堆叠SPADIS设计能力的厂商,推出了3D堆叠SPADIS芯片,并持续在SPAD面阵建设方面发力,有望为行业下一步发展夯实基础。
2024年“创·在上海”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于2025年2月中下旬开赛,届时有16家企业进入总决赛,剩余6张决赛入场券将在专业组企业中产生。
“孵 服 赋”
为助力这些“潜力股”实现“奋力一跳,“创·在上海”,不负期待。
13年来,超过7万家科创企业参赛,1.7万家优质企业获得市级创新资金约20亿元资助,从中走出了94家上市企业。比如,盛美半导体、泰坦科技、和元生物、宏力达信息等一批科技创业明星企业从大赛中走出来、强起来。今年大赛中也有760多家获得本年度市科委创新资金计划的立项补贴。据不完全统计,2021至2023年大赛获奖企业累计获得投融资总额247亿元。
2024年,大赛的赛事服务全新升级。“创业学堂”、“创孵学院”、“梦想沙龙”、“未来之星”、“创·加速营”等品牌赛事服务再度升级,从“赛前-赛中-赛后”为参赛企业免费提供全链条式专业化服务,并提供专业精准的辅导。
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黄丽宏介绍,“未来我们还是希望把一些围绕企业的成长的全过程的公共服务,资源平台,通过这个赛的方式,去联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形成孵化+服务+赋能'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生态,更好的去吸引全球的创新创业到上海,形成上海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信息来源:话匣子
联系电话:400-0232-03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