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实验室
“三位一体”聚势能 创新驱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创业大赛指南 2025-05-09 15:08 关注

今年年初的苏州“新年第一会”聚焦“新型工业化”,虞山高新区以创新蓄力破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月26日,2025年苏州全球招商大会,虞山高新区领军企业丽瀑光能(常熟)有限公司设立的“苏州市丽瀑光能泛领域多应用场景高效光伏组件研究院”成功跻身苏州2025年度首批外资及港澳台企业研究院行列,这标志着丽瀑光能正式接入苏州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赋能体系,主动拥抱新一轮“技术+场景”的创新变革,共探追光逐绿的无限可能。

丽瀑创新突破的背后,是虞山高新区奋力从“制造高地”向“智造策源地”奔跑的蝶变征程。近年来,虞山高新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实力、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在虞山高新区大地勃发奔涌。

今年一季度,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6%,限上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1%、28.5%,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12.6%,其中工业投资8.2亿元、增长39.2%,外资到账1800万美元、增长1.2倍。在实现“开门红”的同时,虞山高新区正紧扣“高”“新”“数”“绿”“安”发展导向,系统性推进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区位重构,“三位一体”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展现出“向上攀登、向新而行、向未来奋进”的强劲势头。

产业升级:“链”式布局夯实发展根基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如何因地制宜错位竞争?“链式思维”是关键。近年来,虞山高新区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锚定精密设备、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新消费三大产业集群,精耕新能源装备、智能座舱、高端食品三大细分赛道,以“链”抓产业、优布局,“3+3”现代化产业体系正逐步构建。

聚焦新能源装备靶向发力。总投资10亿元的邦德散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热交换器生产项目,建成后年产819万件高端产品,填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空白。目前,项目已完成桩基施工。未来,公司会将研发团队、销售团队转移至常熟,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聚焦光伏产业全链条赋能。苏州佳尔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稳固原有氟膜生产规模化、品牌化的基础上,将战略重心转向了更具潜力的胶膜市场。公司最新研发的光伏封装胶膜可数倍提升光伏组件的耐腐蚀性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发电效率,目前订单已突破1亿元。

聚焦新消费多赛道加速布局。鲲驰集团持续扩大合作伙伴圈,夯实各类高端个护美妆运营品牌,年销售突破20亿元。歌德食品顺利开工建设,形成集马卡龙研发、制造、工业旅游为一体的新消费特色矩阵。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25年,虞山高新区38个重点项目全面铺开,新建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76.9亿元。截至目前,全年新建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率超60%,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创新驱动:科技招商催生“乘数效应”

唯有科技创新,才可能赢得未来。如何循“新”而进撬动发展?科技招商是突破口。近年来,虞山高新区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着力于新、投资于人,将更多目光投向科招项目的创新性和成长性,加速开启科技硬核支撑的“第二增长曲线”。

“以赛代招”点燃引才热潮。步入“虞创英才”大赛的第三个年头,虞山高新区以赛为媒、以赛搭台,架起了人才链接创新资源的桥梁。日前,2025“智惠常熟 共创未来”苏州·常熟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暨虞山高新区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专场成功举办,10个项目路演交锋,最终脑机接口康复医疗设备等5个项目入选“虞创英才”优秀项目。截至目前,虞山高新区已累计吸引超300名高层次人才携带创新创业项目来常对接,其中73个优质项目成功落地。

“双链共舞”促进深度融合。虞山高新区立足当下更计之长远,坚持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转型发展之要,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在AI检测、低空巡检、具身智能等多个前沿应用领域迈出坚实步伐。今年2月,“虞韵沪情 智启未来”常熟上海招商推介会在黄浦江畔举行,总投资超50亿元的20多个项目现场签约,涵盖了新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与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双突破”。

全周期呵护滋养科技新苗。设置“虞创英才”专项资金池,首发知识产权ABS,探索拨投联动,推广人才房票……从政策阳光精准滴灌,到金融活水系统滋养,再到人才服务柔性支撑,虞山高新区打破简单的“广撒网、多捞鱼”科招模式,主动转向“生态竞争”,持续锻造“育苗—壮苗—成林”梯度培育体系。2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6家高新技术企业、222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4家企业研发载体、36家“瞪羚”“独角兽”企业、2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一连串亮眼的数据,“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虞山高新区处处涌动着创新的活力和奋斗的热潮。

区位重构:路网焕新畅通发展“动脉”

路网是事关区域发展的神经束。近年来,虞山高新区积极推进城市路网建设,背后正是虞山高新区“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的深层次逻辑。

4月7日,新华路(泰州路—深圳路段)完成最后一道交通标线正式通车。“五一”前,毗邻新华路的泰州路(珠海路—南海路)完成交通信号灯调试开放通行。泰州路(柳州路—常青河)(新华路—南沙路)工程也已被纳入今年的建设计划,城市发展的框架正徐徐展开。未来,泰州路将与新华路形成“十字骨架”,衔接南福山塘生态景观廊,有效串联起融城片区商业、医疗、教育、住宅等多重功能,助力打造“内联外畅、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活示范区。

不断刷新的项目建设“进度条”,同样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坚实支撑。光泰路(小五新路)预计6月完工通车,朝阳路、锦州路提升改造、光明路(阳光大道—新G204)预计9月完工通车。此外,聚丰路、柳州路(深圳路—苏州路)、泰州路(柳州路—常青河)(新华路—南沙路)、桂林路(深圳路—北三环)改造和钱底巷北侧道路也将按照序时进度开工建设。

眼下的虞山高新区正织路成网,用基础设施和区域环境的全方位改变写下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为绘就“科产城人”深度融合新图景提供交通保障。

信息来源:虞山高新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网站联系。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电话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