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葱茏,万物竞秀,无锡又进入了一年中最具生命力的季节,一场关于生命健康的盛会近在眼前,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如约而至。
在生命科学与健康产业迎来历史性变革、产业寻找穿越周期低谷路径的当下,本次大会汇集行业创新成果,搭建交流合作渠道,聚合平台赋能生态,以此回应产业界、学术界和金融界的共同期盼。若将目光投注于无锡的生物医药产业,则可得到一个以创新驱动产业攀登的有力样本。创新药械突破,平台生态聚能,潜力赛道竞速……无锡以创新作答,在太湖畔奏响一串串生命健康“强音”。
近日,无锡A股上市公司陆续完成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披露,整体呈现出一份创新浓度高、回报能力强的“成绩单”。
据统计,无锡124家A股上市公司中,迪哲医药位居营收增速榜首,高达294.2%,同比增长201.1%的研发投入增速也在124家上市企业中排名首位。迪哲医药的超高速发展进程,背后是其接连上市的创新药图谱。继肺癌领域首个且唯一获中美双“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国创新药“舒沃替尼”于2023年成功上市后,去年,迪哲研发的“戈利昔替尼”也在国内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JAK1抑制剂,打破了该领域近十年无创新药的局面。
现代中药方面,同样闪动着创新火花。去年,卓和药业推出的九味止咳口服液获批上市,不仅是无锡近20年来首个获得批准的1.1类中药类创新药,也是国内首个1.1类咳喘类(成人型)中药处方药。九味止咳口服液为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嗽患者提供了又一种治疗选择,有望成为中药创新之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2024年,我市新药获准进入临床研究数量达到31个,创下8年新高。无锡具有深厚积淀的医疗器械产业也是新品迭出、“首创”频现,获批上市医疗器械623个,其中获批上市三类医疗器械65个,6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被国家药监局纳入优先特别审评审批程序。
“2024年,药械获批数量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实现翻倍增长。”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获批上市数量,我市药品实验数量近几年也正以较快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接下来无锡还将有更多创新药走向上市审批阶段。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支持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完善协同攻关机制。
同时,加快招引AI制药、核药、合成生物、高端医美、特殊食品等特色赛道重大项目,全力引进创新创业和顶尖科学家团队,激活科技人才“第一资源”动能。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方面,持续完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通过审评审批、金融扶持、应用场景开放等渠道为企业“保驾护航”。
今年3月,无锡深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获颁营业执照,正式落地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二期。这家初创企业聚焦的是一个具有科幻色彩的领域——脑机接口技术,即通过神经探针采集大脑活动,解码运动及语言意图。
“脑机接口技术采集的信息既要广、又要深,我们研究的是植入式技术,既能在大脑皮层采集,更能深入到脑部核团,这也是公司名字‘深脑’的由来。”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的段小洁介绍,她带领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高密度、高通道的神经探针,一根神经探针上就集成了1024个可同时记录的神经信号通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用这种神经探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猕猴大脑全深度、高通量神经元活动的记录。
深脑科技的顶尖技术实力,来自身后的高端科研平台——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公司正是研究院与无锡合作建立的成果转化企业。
去年,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启用,见证无锡与北大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合作驶入“快车道”。
目前,研究院已在锡启动智慧医学平台脑机接口、MG53蛋白新药、肿瘤mRNA疫苗等5个项目进行产业化孵化。研究院与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无锡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构成了“技术研发+产业服务+资源融通”的全链条完整服务体系,形成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除了北大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去年,我市还新建了多个重大生物医药科创服务平台,涉及技术研发、临床转化、指导服务等环节,为提升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策源能力提供坚实支撑。全年落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7家,目前全市在建生物医药领域重大创新平台项目共计19个,总投资达27.78亿元,其中包括概念验证中心3家、中试服务平台1家。无锡市医用生物材料新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无锡市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无锡市细胞与基因治疗临床疗效概念验证中心等正在加快建设中,未来将在多个生物医药细分领域形成早期概念验证服务能力,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锡诞生。
在即将启幕的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将带来一场“智启未来”的高端论坛——AI驱动医疗创新与临床转化会议,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医疗创新的未来图景,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AI+健康”正是我市近年来涌现的潜力赛道之一,这些高速成长的新赛道正在为无锡生物医药行业升级发展注入新动能。
“合成生物、特医食品、高端医美、AI健康,这四大新赛道是无锡生物医药未来发展的方向,有望擎起产业地标。”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生物医药全口径企业数量达2462家,全口径营收总计2074亿元,相比上一年再次稳步提升,近三年平均增幅达到13%,实现了生物医药“寒冬”下的逆势上扬。其中,新赛道产业表现格外亮眼,今年一季度,合成生物、高端医美保持高涨幅,同比分别增长14.6%、11.4%。
今年年初,无锡合成生物产业园封顶。合成生物,这一新型交叉技术学科,因其革命性、颠覆式的创新潜力,站上全球生物技术领域的最前沿。以合成生物为代表,一大批前沿技术催生的新项目正在加速聚拢,为锡城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增长极”。
(效果图)
目前,园区在生物制造、生物育种、生物定向进化、定量合成、蛋白质设计等合成生物产业方向上有了一定布局,先后引入蔚蓝生物、华熙生物、瑞霆生物等一大批合成生物龙头企业落户,一年来已招引十余个合成生物项目,如生物育种设备龙头企业天木生物等。
“乘着合成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公司正以每年营收超过50%的速度快速增长。”天木生物总经理王立言告诉记者,这家孵化于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的企业,已从不足10人的小团队发展成150多人的大家庭,拥有四大类约20个品种的产品线,推动合成生物学从基础研究到中试生产、再到商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发展。
本次大会期间,AI健康、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核药等多个潜力产业赛道将分别举行专题会议,搭建技术交流、成果转化与产业合作的高能级平台,为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增添更多动力。
信息来源:无锡日报
3小时前
7小时前
7小时前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