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燎原”,株洲何以异军突起?逐梦北斗,株洲凭什么?
看区位,株洲紧邻长沙,好借力国防科技大学等的人才、研发优势;
看产业,株洲是制造名城,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制造两大优势产业,与北斗产业天然适配;
看人才,毗邻株洲经开区的职教城,“一城九校”,培育技能人才实力强、潜力足。
发挥优势,尽快成势。2021年底,株洲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北斗产业园规划建设,选址就位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株洲经开区。
高规格、国际范的“北斗峰会”火出圈。2023年10月28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株洲圆满落幕。13场专项活动,精彩纷呈;国内外嘉宾云集,60多位院士、专家、学者领衔作66场主题演讲;签约26个项目,合同引资177亿元;应用成果展公众开放日吸引13万人次参观……
▲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 易翔 摄
▲2023年10月26日,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株洲开幕。开幕式前,与会领导和部分嘉宾在株洲国际会展中心巡馆。唐俊 摄
他们说
“北斗峰会永久举办地,为什么是株洲?因为株洲北斗产业氛围浓厚,发展迅速,成果丰硕。”
——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开幕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伍浩说到。
“持续办好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要全面总结经验做法,坚持高标准、国际范,做到打一仗、进一步,持续放大峰会效应,切实提升株洲北斗产业发展及规模应用水平。”
——2023年11月3日,市委书记曹慧泉主持召开座谈会,对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复盘总结。
“将总部搬至株洲,正是看中这座城市的深厚工业底蕴、优越区位优势、优良营商环境。赛德雷特卫星工厂项目,从正式签约到开工建设,不到1个月时间,让我们惊叹。”
——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通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株洲区位优越,营商环境一流,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契合北斗产业发展。”
——椭圆时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初,正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产业和环境优势,公司三年前就在株洲经开区注册落户。
▲椭圆时空直播地球
▲赛德雷特卫星智能AIT工厂
怎么做
为全力以赴推进北斗产业园建设,株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赴中央网信办、国家北斗办汇报对接,与武汉大学等相关院所和企业深度洽谈,明确了“产业端以卫星制造和星座运营为基础、应用端以场景示范为牵引,着力打造“一院两中心三基地N体系”,加快建设千亿级北斗产业集群”的工作目标。
培育“北斗产业名城”,需要人才、金融、环境等各方面支持。近年来,作为北斗产业的主要承载地,株洲经开区先后出台《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十条政策》《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全力培育北斗产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人才是第一生产力。2022年12月,株洲经开区结合市委人才“30条”政策,按照“略高、扩面、更优”原则,出台《关于加快北斗产业人才聚集的十条措施(试行)》,启动北斗湖院士科创小镇规划建设,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刘经南等6名院士专家,着力打造高端人才创新高地,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金融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2年多来,株洲经开区积极构建专项债、银行项目贷、产业基金等多方位、成体系的资金支撑,成功申报5亿元的北斗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与中美创投组建5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与湖南迪策投资公司设立募集资金5.68亿元的北斗股权投资基金,正积极争取国家北斗大基金投资孵化北斗科技创新等项目,为园区北斗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强化用地保障,盘活土地资源,调整国土空间规划,北斗产业园总用地范围约12123亩,其中建设用地约8800亩(工业用地约6250亩),已建成厂房和办公楼宇面积超28万平方米,为北斗园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株洲北斗产业园
株洲北斗产业园概况
株洲北斗产业园占地12123亩,着力打造“一院两中心三基地N体系”,即成立北斗信息技术研究院,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应用孵化中心,建设卫星装备制造基地、北斗产品测试基地、北斗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打造N个产业化示范亮点工程,全力构建北斗产业生态,全面建成北斗规模应用市场产业化、规模化综合试验区。
株洲北斗产业园产业布局(一期A地块):北斗芯片研制基地、数据中心(华云数据)、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卫星总体(赛德雷特)、卫星总测(利正卫星)、霍尔推进器(遨天科技)、热控涂层(同裘镭盾)、北斗产业技术创新基地(西虹桥)、无人机生产基地(航天宏图)、相控阵雷达(星启宇航)、北斗湖时空信息科技园。
赛德雷特卫星工厂:打造空间环境试验平台,计划在此诞生湖南首颗自研自造组装生产的卫星。
太空星际“株洲星座”:12颗XSAR卫星、4颗CSAR卫星
椭圆时空“星驰计划”:逾100颗“通导遥”一体化卫星
椭圆时空卫星地球站
综合整理自湖南日报、株洲日报、株洲经开区管委会
信息来源:北斗发布
联系电话:023-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