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实验室
前港后园,常州高新区持续扩容“临港产业生态圈”
创业大赛指南 2025-05-15 16:30 关注

物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内贸与外贸。作为全市唯一集“空铁水公”交通枢纽优势于一身的行政板块,常州高新区(新北区)依托境内丰富的港口和场站资源,不断优化物流通道,从源头上打通降本提质增效“筋络”,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

五月春风拂过长江岸线,在德胜港码头万吨级泊位上,巨型桥吊舒展钢铁长臂高效接卸。

500米外的常州德胜临港产业园内,矗立着即将交付使用的6.5万平方米高标准智慧化仓储基地。与之毗邻的玉龙库区中,另一座6.5万平方米的专业化仓储空间内,滨开区一批玻璃纤维产品正整装待发。

这幅“前港后园”的产业画卷,正构建起从港口装卸到园区仓储、集采与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港运配送与供应链业务深度融合,终端用户与长江黄金水道的距离被无限拉近,更稳定有序的供应链体系已然成型。

德胜港原有的靠泊能力为5000吨,无法满足大型货船的靠泊需求。为进一步提升港口运营效能,2024年,滨江国控集团对德胜港码头进行提升改造,将港口的靠泊能力提升到了万吨级,装卸设备作业效率提高30%,年货物吞吐能力突破1200万吨。

港口改造后,不仅效率大大提升,每吨货物的装卸成本也有效降低。船靠码头之后,装卸、车运和进出库的服务全可以由物流公司服务,企业仅需支付保证金,就能锁定原料并安排配送至指定地点,既避免库存积压,又能在市场波动时保障供应。 

紧邻德胜港,常州德胜临港产业园的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成。据了解,该产业园将构建全链条智能化的物流服务体系,除了常规的仓储功能之外,还将提供原料铝的进料和开平加工以及贸易服务等专业化功能。甚至,客户只需要付一定的保证金,便可享受全款代买服务。

德胜临港产业园是常州临港物流园的园中园,也是常州高新区积极探索实践“前港后园”模式的重要创新项目。2024年临港物流园实现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15.6%。

今年,“奔牛-芦潮港”海铁联运班列开通,标志着常州与上海港之间又一条高效直列通道搭建完毕。通过不断探索“公转铁”“公转水”和“公铁联运”“铁水联运”等方式,不仅提升港口货物流通能力,也大大降低货物周转过程中的能耗排放。 铁路运输的单位能耗是公路运输单位能耗的七分之一,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公路运输的十三分之一,而水路运输单位能耗强度比铁路更加低。奔牛港在提升港口能级的同时,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常州市德胜河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实施,为沿江产业向内陆延伸提供了重要的水运支撑和宝贵的岸线资源,这将进一步激活“前港后园”的协同发展效能。未来,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将以“前港后园”模式为支点,撬动临港产业带能级跃升,让长江经济带的“黄金效益”转化为区域发展的“绿色动力”。

信息来源:常州国家高新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网站联系。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电话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