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实验室
昆明高新区“金融特派员”沉到企业打通融资难“最后一公里”
创业大赛指南 2025-05-22 16:52 关注

在云南各地的产业园区、民营企业及工厂车间,一支由552名金融专业人才组成的“金融特派员”队伍,正以创新服务模式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自2024年10月云南省启动“金融特派员”试点以来,这支队伍通过精准对接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搭建政银企桥梁,持续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其中,34名派驻昆明高新区的金融特派员,在园区金融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昆明高新区着力发展稀贵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产业集群,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电缆集团、云南植物药业、云南圣科药业、云南瀚哲科技、胜思行集团等一批企业相继入驻园区。2024年,昆明高新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50亿元。随着园区内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和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融资需求大、融资成本高成为摆在园区各类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昆明高新区一角

机制创新让金融支持成为“及时雨”

“以前申请贷款就像无头苍蝇,现在金融特派员主动上门定制融资方案,资金很快就到位了!”昆明高新区某电力企业负责人的感慨,印证着金融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

该企业曾因产业周期影响遭遇融资困境,金融特派员迅速联动多家银行设计授信方案,仅用两周时间就破解了企业的资金瓶颈。截至目前,金融特派员累计走访企业超1600家,摸排融资需求107.91亿元,为87家重点企业授信45.33亿元,发放贷款20.7亿元。

这一转变源于“需求导向”的服务机制创新。金融特派员通过服务对接、进展跟踪、联合会诊、数据统计等工作方法,精准定位企业痛点。针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昆明高新区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设立1.5亿元年度目标,同步配套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同时,金融特派员成功引入富滇银行总行、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中信金融资产云南分公司等十余家金融机构与园区深度对接,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职能优势的集成式发挥。

位于昆明高新区的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

从“单兵作战”到“系统赋能”的升级

试点工作突破传统金融服务边界,构建起多层次协作机制。昆明高新区创新建立“‘五员’服务+金融特派员”融合机制,将金融专员嵌入由综合服务、招商服务、市场监管、税务服务、楼宇联络五类服务专员构成的服务矩阵,形成政策协同效应。在科技赋能方面,通过大力推广“融信服”数字平台,实现金融服务精准触达。

在服务网络构建上,昆明高新区率先完成农信社、招商银行、建设银行3个“金融驿站”建设,计划年内扩展至10个站点。这些基层服务节点与金融特派员队伍及“融信服”数字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立体服务网络,并通过举办投融资路演、金融知识宣讲等活动,既提供专业指导,又强化风险防范教育。

昆明高新区经济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内企业提出融资需求后,高新区管委会采取“四步工作法”为企业争取银行融资,全力保障生产。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全面研究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所需要的支持帮助;二是迅速启动科技金融联动机制,组织金融机构专项服务小组实地诊断企业困难和所需所求;三是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通过企业信用抵押、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施“极速智审”机制等特色服务,保障园区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金融贷款;四是通过金融特派员协同机制,联络多家金融机构提出解决方案,确保为园区企业提供适配的金融产品。

位于昆明高新区的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多重角色助力企业破解发展瓶颈

金融特派员在服务昆明高新区相关企业融资的实践中展现出多重角色价值:他们既是金融产品设计的“业务员”,又是政策传导的“宣传员”,更是产融对接的“联络员”。一名来自银行的金融特派员表示,高新区内科创企业普遍存在轻资产、无抵押的融资痛点,针对这一问题,他们跳出主要依赖财务报表数据进行风险评判的传统信贷模式,创新性地采用普惠打分卡打分结果来确定科创企业的融资额度。

随着金融资金的持续注入,企业研发生产和拓展市场的底气更足了。通过企业信用抵押的方式进行融资,一些初创企业正不断获得银行授信,企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通过精准授信注入资金,企业研发投入得到有效保障,一些科技型企业申报的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可信数字化技术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历经近半年的探索后,目前云南省已初步搭建起“政策+产品+服务”三位一体的全链条金融支持体系。下一步,云南省相关部门将着重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流向“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规上工业企业等重点企业客群。作为金融领域的新生骨干力量,金融特派员正凭借专业服务,着力破除政策认知模糊、融资渠道梗阻、资源配置失衡等企业发展障碍,持续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信息来源:昆明高新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网站联系。

联系电话:400-0232-038

电话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