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从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到力保“双过半”“硬过半”,这既是一场需要前后接力、环环相扣的耐力长跑,也是一场考验韧性、比拼定力的持久攻坚,更是一场比拼决心、必须打赢的攻坚硬仗。
站在奋进二季度的关键节点,启东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攻坚二季度,为“全年红”筑牢根基?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推动各项工作“勇攀高、争一流”?如何进一步谋深工作思路、谋实发展举措、谋细职责分工,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以跨江向海新作为奔赴“下一个千亿”?
全市各地正抢抓二季度全年工作“黄金期”,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按下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拼项目!以实干热潮点燃发展引擎
步入二季度,各区镇、部门热情高涨、斗志不减,紧盯经济发展“全年红”目标任务,全神贯注谋项目、全力以赴争项目、一抓到底干项目,以十足干劲推动一张张“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5月7日,位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扬子诚康海洋设备项目建设现场,起重机有序起落,运输车辆往来不绝,旋转的塔吊与忙碌的工人们共同勾勒出一幅井然有序的建设图景。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5亿元,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1万吨钢管及钢结构等海工装备。“我们之前在长江边生产,启东这边有海岸线,建设了港口,更能满足我们企业生产运输需求。”项目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启东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早日竣工投产。
今年以来,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坚持项目建设“高效率推进、全周期管控”,以项目推进个性化清单为抓手,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强化要素保障。一季度获南通认定的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6个。下阶段,区镇将继续树牢“项目为王”的理念,围绕项目前期、要素报批、建设推进等关键环节,抓协调、攻难点、疏堵点,突出“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走进位于启东经济开发区的拜耳健康消费品启东供应中心新厂项目现场,只见脚手架纵横交错,吊车有序运转,工人们专注作业,一派繁忙且有序的建设场景。“目前,我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主体工程建设,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竣工。”项目用户团队负责人齐文明介绍。
不远处的林洋电能表智能制造绿色工厂项目现场也是一片热火朝天景象,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外墙粉刷,计划上半年内土建竣工,下半年投产。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下阶段,启东经济开发区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全周期、全链条服务,紧紧围绕“签约项目抢开工、开工项目抢投产、投产项目抢达效”工作思路,从桩基施工到主体封顶,从设备进场到试产达效,每个环节都按下“快进键”,以项目建设“加速度”撑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一季度的项目攻坚实践证明:唯有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才能稳住发展大局“基本盘”。下阶段,市发改委及项目建设专班将聚焦争先进位,比学赶超争一流。大力实施产业项目攻坚行动,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抢进度、建成项目重运行;切实用好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加快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落实,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足支撑。展现首位担当,齐抓共管聚合力。及时收集产业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会同区镇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每周会商、每月调度,切实解决项目建设的难点堵点,以实际行动为产业项目保驾护航。盯牢投入产出,全力以赴拼项目。把提高项目竣工转化率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推动一批符合我市产业方向、产出效益高的产业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确保项目周周有进度、月月有变化,推动项目释放最大效益,加快形成更多有效投资。
拼服务!聚贴心之力优化发展生态
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各地各部门始终把优化服务“放在心上”,以更大“竞争力”抢占赛道,推进“软”“硬”营商环境同步提升、相得益彰。
“我们已经拿到土地证了,预计6月底就能开工,比我们预期的进度要快,这离不开政府部门前期周到的服务,为他们点赞。”健安医用敷料项目负责人陈安笑着说,作为一个外资新项目,我们在落地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之前已经在周边城市考察了近1年,启东的效率和服务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企业的认可,折射出园区服务团队的务实作风。生命健康产业园始终将企业需求置于首位,自洽谈到落地建立全周期服务机制:组建专业服务小组动态跟踪项目进展,统筹协调住建局、数据局、银行等跨部门事项,通过定制化服务方案打通项目推进堵点,以专业化、系统化的服务模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以来,东进电子、科本绿色原料药等已落户企业相继启动二期投资,为园区投下“信任票”。
组建“服务专班”快速响应企业需求、全链条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已成为启东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常态实践。
近日,在启东高新区,招商团队正为外资项目加速护航——针对马来西亚客商拟在长三角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的LNG船用注入化学撬项目,启东高新区分管招商的党工委委员黄威霖带领团队开启“极速响应”模式,组建专项攻坚组。黄威霖介绍,“当前团队正紧锣密鼓为企业开展市场准入调研、提供厂房改造专业建议等全流程服务。”
这种服务效能的持续释放,推动着高新区发展生态的“量质齐升”。今年以来,一大批投资者与高新区结下深厚友谊,园区共引进3000万美元项目2个,亿元项目6个,5亿元项目2个,实际到账外资500万美元。
优化发展生态这场 “服务攻坚战” 中,职能部门也在精准赋能。
“从递交申请到授权仅用3个多月,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早拿授权早维权,这对企业来说是真金白银的保护!”近日,道格特半导体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手持新鲜“出炉”的发明专利证书感慨。该公司研发的“基于针痕照片的探针卡检测技术”通过知识产权快速预审绿色通道,于2024年10月提交申请、2025年1月即获授权,创下全市专利授权新速度。这场“加速度”背后,是启东破解创新成果转化堵点的改革突围。
南通市开通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将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常规的18个月压缩至6个月以内。启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与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接,首创“批量预审+定向辅导”模式,精准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价值专利申请量显著增长。此外,搭建“专利池”转化平台,联动专业机构开展价值评估与供需对接,预计推动2000余件存量专利实现产业化,让“沉睡专利”转化为发展动能。该模式有效破解了知识产权“授权慢、转化难”的双重困境,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动能。
拼颜值!执匠心之笔绘就城乡画卷
碧水蓝天映衬江海,绿野田园点缀城乡。行走在启东各处,碧水绕城、绿意映野、飞鸟翔集,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获得感与幸福感节节攀升。
今年一季度,我市PM2.5平均浓度32.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1.5%;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2.2%,较去年同期提升7.6个百分点,实现空气质量“开门红”。数据背后,是我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生动实践。
日前,启东生态环境局成功推进启东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设备“全电升级”:从传统柴油搅拌车和燃油铲车更新替换为新能源搅拌车和铲车,并建成10个智能充电桩,形成集绿色运输、高效作业、智能充电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体系。公司负责人芮才文表示,这一转变让企业每年节省超400万元成本,减少约1200吨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今年以来,启东生态环境局围绕重点行业深度治理、能源清洁化、移动源管控等重点领域打出“组合拳”,完善监管手段,狠抓过程监管,强化末端治理,让“蓝天幸福感”成为启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
视角从高楼林立的城市天际线转向阡陌交错的乡村,另一种形态的“高颜值”也在悄然绽放。
走进南阳镇启兴村,390多条小型沟河实现宜渔沟河100%的开发利用率,6条农村公路沿线自然景色优美,宅前屋后干净整洁,勾勒出一幅静谧秀美的田园画卷。
力争创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1个,南通市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村13个……瞄准今年目标,南阳镇以实施“百千工程”为抓手,坚持把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有机结合,全力绘就和美乡村幸福画卷,全体镇村干部鼓足精气神,拉满二季度“奋进值”。下阶段,南阳镇将紧盯乐庭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申报创建,落实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推进高速公路、省道等主干道沿线环境整治,让“到启东看日出”的“最鲜公路”更加美好;全力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加快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结合文明积分制运用,引导村民群众养成文明习惯,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
乡村要美,首在环境;环境要美,重在治理。5月7日,在合作镇臣义村农宅沟头保塌工程现场,村民董健指着新修的U型沟渠和沿沟护栏感慨道:“宅院清爽了,水也更清了!”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完成,累计清淤1500余吨,惠及336户村民。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聚焦路桥升级、水系治理、垃圾攻坚、绿化美化及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等项目,合作镇臣义村新建10米双侧护岸168处,铺设40厘米管径排水系统,栽种红叶石楠等景观苗木,同步配置不锈钢垃圾桶等设施。整治后的沟头不仅消除卫生死角,更形成水系贯通、绿意盎然的生态廊道。
锚定“水清岸绿、宅美民富”目标,合作镇以点带面推进全域建设,通过统筹资源、创新机制,着力构建生态美、产业兴、乡风淳的乡村振兴新格局,让“宜居宜业、美美与共”的美好愿景在合作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信息来源:启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