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打破“横向”扩张的逻辑,让产业“垂直生长”,“向天空借空间”,成为优化产业空间的解决思路之一。今年以来,太仓高新区加快推进,低效工业用地转型和新型用地方案,积极推动实施工业上楼,打开产业发展新空间。
在太仓高新区,为持续有效推进“工业上楼”提质增效,一些新的产业园也按照“工业上楼”的标准进行建设。高新区中德太仓生命科学产业园项目已获评苏州市“工业上楼”示范项目。园区规划建设了8栋高标准生物医药GMP厂房以及3栋研发孵化楼。同时,依托现有德资企业精密制造基础,重点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精准医疗等产业,打造专业化、高端化的研发、生产、服务平台。园区厂房的层高、荷载以及通风管道等硬件设施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医疗研发、生产、实验等需求,成为吸引相关企业入驻的硬件优势之一。多家德企和生物医药企业选择落户中德太仓生命科学产业园。
太仓高新区不仅新的产业园坚持“工业上楼”的理念,还对旧产业园进行了升级。娄城科技创业园提质增效工程项目将打造产品孵化与研发展览中心、工业制造带、公寓商业配套相互结合,自然生态与舒适办公空间相互渗透的新型园区。
辖区内的数智集成港产业社区通过拆除重建,让园区容积率由0.66提高至2.55。同时,借助人才公寓、商业配套等系列服务集成,将平面工厂升级成“立体工厂”。园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已落户北京航辰、承盛航空、博瑞适增材、展屹自动化等优质企业,产业园吸引力越来越强。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升级和聚集,企业出门就能碰到“链条”上的企业,一部分企业从研发阶段到中试阶段,再到生产阶段能在一栋楼宇里面解决,更多企业聚集之后,就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效应。
近年来,高新区不断破解空间资源制约,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率,积极推动“工业上楼”和“地下开发”,用全新的产业载体模式盘活存量土地,溢出更多产业发展空间。特别是通过推动工业上楼,除了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也有利于形成产业聚集性,以后一栋楼或许就是一条生产链。
此外,太仓高新区还积极鼓励民企和外企实施“工业上楼”。即将投运的沃投实业有限公司新建巧克力生产和研发项目就把其实验中心、巧克力自动化及生产加工制造中心、冷冻面团车间及益生菌分装车间融合到一栋楼里,节省空间的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此外,庆良电子、莱珀豹服饰科技等项目都实施了“工业上楼”的模式。
▲项目效果图
近年来,太仓高新区向存量要增量,向低效要效益,持续推动存量资源盘活和用地结构优化,全面加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高标准“工业上楼”、毗邻小地块联动更新、连片更新、空地分割导入新项目、多形式拼合规整土地等方式,逐步形成具有太仓高新区特色的低效用地盘活新路径。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落实苏州市“工业上楼”相关工作要求,制定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工业上楼”。同时,发挥示范项目的带动引领作用,建设一批“工业上楼”示范园区、楼宇,打造一批典型案例。
信息来源:太仓高新区发布
10小时前
11小时前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