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河北省体育局、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共青团河北省委
承办单位:河北省体育产业协会
支持单位:国家体育用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二、参赛条件
(一)企业组
1.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企业、组织、各类社会机构等单位,且在京、津、冀三地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企业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二)团队组
1.在大赛报名截止时间之前,尚未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的京、津、冀三地创业团队(如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团队组织、大学生创业团队、创客团队、退役运动员团队等),参赛人应具有在冀创业意愿,计划赛后在河北注册成立企业或与河北体育相关产业达成对接合作。
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 3 人,不超过 7 人,无科研失信记录。
备注:北京、天津两地企业或团队参赛作品报名应选择“京津冀协同”赛道。
三、参赛作品范围及要求
(一)作品征集范围
本次大赛基于河北体育产业集群,聚焦体育制造、体育服务和专项发展三个方向,共设立 6 个作品征集赛道,征集和筛选具有河北特色的创新产品和创意方案。
1.“冀体潮品”赛道:关注新材料、新技术、新专利、新工艺、新设计在体育制造中的创新运用,包括但不限于体育用品、体育器材、体育设备制造及相关材料研发生产等门类,在研发、设计、制造方向具有创新性的项目或创意。
2.“智慧体育”赛道:关注 5G+8K、人工智能、大数据、3D 打印、云计算、VR、AR 等前沿科技在体育服务中的创新运用,包括但不限于虚拟观赛、模拟运动、智能健身、智慧体育经营平台或模式、智慧体育训练等领域具有创新性的项目或创意。
3.“冀体赛事”赛道:聚焦于精品体育赛事的引进和培育,包括但不限于在体育赛事的包装策划、服务模式、项目设置、招商赞助、宣传推广等方面具有创新实践或创意性方案,并已经在实践检验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4.“产业融合”赛道:聚焦体旅融合、体教融合、体卫融合新路径的探索,包括但不限于为体育旅游、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医结合、健身康养等业态提供创新性方案、模式和服务的项目或创意。
5.“冰雪产业”赛道:着眼于冰雪产业创意升级,包括但不限于冰雪器材装备、相关用品和材料生产以及冰雪运动休闲、冰雪竞赛表演、冰雪旅游、冰雪培训、冰雪场馆运营、冰雪文化等创新和创意项目。
6.“京津冀协同”赛道:面向京津冀三地,聚焦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征集能够在京津冀三地体育产业对接合作、体育市场交流、体育产业资源整合、体育产业信息共享等方面产生实质性效果的创新性思路、方案或创意。
备注:
1.赛道分类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每个项目仅可选择一个赛道报名参赛,如在报名时不确定赛道,可联系大赛组委会咨询;
2.北京市、天津市的参赛作品应报“京津冀协同”赛道。
(二)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项目或创意紧密围绕体育产业主题,体现创新性、可转化、可操作性等。
2.参赛项目须为原创性创新项目,创业团队参赛者须为该项目的第一创始人或核心团队成员。
3.参赛项目和创意作品所涉及的产品、技术和相关专利等须归属参赛单位或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企业、团体、个人无产权纠纷,并签订参赛承诺书。
4.大赛组织方有权使用参赛者提交的材料进行与大赛有关的宣传推广活动,包含但不仅限于拍摄、展览、新闻报道、整理出版等。若有特殊保密要求,参赛方需在报名时提出书面说明。
5.已经在第一、第二、第三届大赛中获奖的项目和作品,不得以不同项目名称或不同团队成员再次报名参赛。
四、赛程安排
(一)报名(2025 年 1 月 10 日)
1.报名方式
大赛采取公开征集、推荐报名与定向邀约相结合方式遴选参赛项目,所有渠道征集的参赛项目均通过网上申报、网上审核。参赛企业和团队登录河北省体育局官网大赛报名入口处进行注册报名和商业计划书模板下载,2025 年 1 月 10日前按要求完成报名,同时提交参赛资料。
2.资格确认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参赛企业和团队报名材料进行符合性审查,对符合参赛条件的公示五个工作日,确认参赛资格。
(二)初赛(2025 年 1 月下旬)
通过资格审核的企业和团队进入初赛,初赛采取线上评审的方式,组织评审组进行材料评审,依据比赛成绩和参赛报名数量等因素,六个组分别评选不超过 10 个名额入围复赛名单,初赛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五个工作日。
(三)复赛(2025 年 2 月下旬)
复赛按照“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可展示产品图片、演示视频等,每个项目答辩不超过 3 人,答辩采取“8+6”形式,每个参赛项目组陈述 8 分钟,回答评委提问 6 分钟,由评委综合打分,按照 40%-50%的比例确定入围总决赛名单,复赛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五个工作日。
(四)总决赛和颁奖仪式(2025 年 3 月中下旬)
1.总决赛采用“现场路演、现场答辩、当场亮分”的方式,每个项目答辩组不超过 3 人,按“7+4”形式进行,具体为每个参赛项目组陈述 7 分钟,回答评委提问 4 分钟,分别评出金奖、银奖、铜奖及其他奖项。
2.总决赛获奖名单宣布后,现场由主办、协办单位领导为获奖企业和团队颁发奖金、奖杯(牌)和证书,总决赛现场将进行全程直播。
3.邀请 5 家京津冀知名创投机构独立评选出“十大最具投资价值项目”,并进行现场颁奖,颁奖仪式进行全程直播。
五、奖项设置和支持政策
(一)奖项设置
1.“冀体潮品”赛道、“智慧体育”赛道、“冀体赛事”赛道、“产业融合”赛道、“冰雪产业”赛道、“京津冀协同”赛道六个组别分别设置金奖一名、银奖一名、铜奖一名和优秀奖若干,颁发奖金、奖杯(牌)和证书。奖金金额分别为:金奖 30000 元;银奖 20000 元;铜奖 10000 元;优秀奖 5000 元。
2.进入复赛但是未获奖作品给予入围奖,颁发证书。
3.进入总决赛的创意项目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发证书;进入总决赛但未获奖作品给予入围奖,颁发证书。
4.本次大赛将评选优秀组织单位,对组织有力、审核严谨的单位,按照推荐项目数量及项目质量评选 5-10 家单位为“优秀组织单位”。
5.本次大赛由京津冀 5 家知名创投机构独立评选“十大最具投资价值项目”,颁发证书。
(二)支持政策
1.宣传展示。通过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对优秀参赛项目进行展览展示、宣传报道和推介。支持优秀项目参加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张家口冰雪产业博览会等重点展会,有机会在河北专题推介会上给予优先推介。
2.投融资对接。择优向政府投资基金、创业投资机构、银行机构等优先推荐,组织线上线下需求对接、产融对接等活动,集聚带动各类投融资机构为参赛企业和团队提供多元化服务。
3.推荐项目入库。对晋级复赛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培育,纳入“河北省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供长期跟踪服务,在培训辅导、产品检验检测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晋级决赛的项目推荐进入河北省体育产业优秀项目库名单。
4.跟踪指导服务。为优秀参赛项目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服务,并利用省内体育企业优势资源,促进参赛项目与上下游产业链的积极对接;开设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讲堂,并定期邀请省体育产业领军型企业家、退役创业的体育名将进行项目创业指导和创业经验分享。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