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共济南市章丘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单位:中共济南市章丘区委组织部、共青团济南市章丘区委、济南市章丘区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济南市章丘区教育和体育局、济南市章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章丘区农业农村局、济南市章丘区投资促进局、章丘大学园区管理服务中心、泥巴创客空间、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协办单位:章丘青年人才成长示范港
二、大赛目的
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聚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百脉汇”赛事品牌,探索“人才经济”发展新路径,深化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不断释放人才引领驱动效能,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三、参赛领域
本次大赛主要围绕章丘“2+2+3”新型产业体系,设置国内赛道、国外赛道,主要吸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与新能源等领域优秀人才项目参赛。
四、参赛条件
(一)共性条件
1. 大赛主要面向18—45周岁(1980年3月至2007年3月期间出生)的青年人才,特别优秀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参赛者为拥有创新成果和创新创业计划的高层次人才,遵守中国和所在国法律,无重大失信记录、无犯罪记录,技术成果国际国内领先。
2. 参赛项目具有创新性和商业化潜力,所提出的成果产品或技术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或满足市场需求,符合章丘特色产业发展方向需要,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并能落地实施。
3. 参赛者只能选择一个赛道报名一个参赛项目。
(二)个性条件
1. 国内赛道。参赛者应满足以下要求之一:高校(含驻济驻章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大学生或优秀青年校友;有志于服务支持乡村振兴的优秀青年人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高层次青年人才。除上述条件外,参赛者原则上需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经验,具有较强的创业精神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经营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且项目尚未在济南落地转化。
2. 国外赛道。参赛者应在国(境)外取得本科及以上学位并在国(境)外有2年以上学习经历,或在国(境)外有1年以上工作经历,且回国(来华)不超过3年。如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需半数以上有不少于1年的国(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参赛项目尚未在济南落地转化或3年内落地(即2022年1月1日之后国内落地)。
(三)限制条件
1. 参赛者及参赛项目无知识产权纠纷,一经发现所提交的项目存在材料抄袭、盗用等不法现象,即取消参赛资格或取消奖项并追回奖金,一切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2. 曾入围过历届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评选项目,或曾获历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及“百脉汇”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奖项的人才和项目,不得参赛。
3. 如参赛人不符合报名参赛条件,一经发现,大赛组委会有权中止参赛人的比赛进程、取消奖项和评奖资格。
五、赛事安排
(一)时间安排
宣传动员阶段(3-4月)
报名阶段(5月10日前)
预赛阶段(5月31日前)
决赛阶段(6月上旬)
(二)赛事设置
1. 预赛评审阶段
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参赛项目评审,各赛道择优遴选推荐不超过50个项目参加决赛。
2. 决赛路演阶段
决赛在济南市章丘区举办,采取线下方式集中组织,并设置获奖奖项。各项目路演时间为15分钟,包含8分钟路演展示和7分钟专家提问。答辩结束后,经专家评审、综合评定等环节,分赛道评选获奖项目。
六、奖项设置及政策支持
奖项与奖金
本届大赛共设置优胜奖10名,奖励5000元/名(税前,证书)。
政策支持
1. 对于获奖的优秀人才项目,优先推荐参加市级双创大赛、申报各级人才工程。
2. 建立大赛落地项目库,由青年人才成长示范港逐一配备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商业模式打磨,在项目注册登记、厂房建设、企业规划、人员招聘等方面提供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帮助项目落地和健康发展。
3. 优先推荐对接市、区创投基金,协助人才项目申领创业担保贷款、人才基金投融资、“人才贷”“科创贷”等金融支持。
七、其他事项
参赛选手完全本着自愿原则参加本次比赛,如对大赛有异议,可及时与大赛组委会联系沟通或选择退出比赛。大赛组委会保留进一步补充本届大赛规程的意见和最终解释权,未尽事宜将另行通知。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