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硕果累累,对于盐城高新区而言,过去十年是持续深耕,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
自成立以来,盐都高新区坚持用好,创新之“钥”、提速产业之“擎”,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争先……
始终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区之要,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崛起通过十年的接续奋斗,盐城高新区逐步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带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坚实枢纽。
追高逐新 产业催生新动能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十年来,盐城国家高新区坚持将先进制造业作为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和驱动引擎,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大力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三大未来产业的“3+3”产业格局,构建起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盐城高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从最初的基础零部件制造逐步向芯片封测、智能新终端等领域拓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目前,已集聚了东山精密、维信电子、长盈精密、京泉华、得润电子等产业链上下游项目130多个,培育了LED封装、FPC柔板、5G滤波器、MiniLED背光源4个细分领域有影响力的产业,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占盐城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的四分之一,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品牌整机,从硬件制造到软件赋能的全产业链生态。
长盈精密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领军企业,不断加大项目投入,有力推动了盐城国家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式集聚发展。在长盈(盐城)科技产业园项目现场,大型机械与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施工方每日组织400余人,争分夺秒抢抓工期。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主要从事智能终端零组件、新能源汽车零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项目负责人雷井泉向记者介绍道:“项目预计6月可交付两栋厂房,9月底全部竣工交付。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开票销售额可达80亿元至1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其他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带动了整个产业体系的协同共进。
长盈精密的蓬勃发展,生动映照出这片土地的奋力向前的步伐。当我们翻开盐城国家高新区这十年的发展篇章,一组组数据就像跳动的音符,奏响了发展的激昂乐章:2015年至2024年,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速达24.3%,占全区比重从2015年的22.4%增长到2024年的60%;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速达25.6%,占全区比重从2015年的31.2%增长到2024年的67.5%。这一组组数据是盐城国家高新区砥砺前行的生动见证,是十年间日夜兼程、拼搏奋进的结晶。
“碳”索未来 绿色发展绘宏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江苏远航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各条自动化设备满负荷运转,一批批磷酸铁锂新型储能电芯产品正源源不断下线。作为盐都储能行业的标杆企业,远航锦锂正加快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发,依托关联公司融和元储,强势立足国内外储能电池领域,打响储能蓝海市场“攻坚战”。
江苏远航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朱胜华向记者介绍:“目前,我们公司发展态势良好,5GWH项目已全面投产,设备运行稳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2024年实现开票销售1.3亿元。今年在手订单已经排到七月底,预计2025年开票销售可达10亿元,”
用好资源“聚宝盆”,端起绿色“金饭碗”。在“双碳”目标引领的时代浪潮下,绿色产业驱动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在远航锦锂,科技创新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流程优化等各个环节:2024年自主研发的340安时动力电池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了差异化设计理念,因而具有高安全、耐低温、长寿命、高倍率等特点,不仅适用于重卡、矿卡、工程机械、电动船舶等动力系统,更加适用于储能项目,整体投资成本预计可下降10%以上。
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成果不仅吸引了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还带动了区域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
“对于下一步发展,我们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目标。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大在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致力于打造智能化、无人化、绿色化的智能工业4.0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2025年,我们还将重点打造研发团队,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在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助力盐城形成储能与动力电池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为中国‘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力量。”江苏远航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杜东北说。
逐“绿”前行,创“新”求兴。未来,盐城国家高新区将不断加快绿色低碳赋能,深度融入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局,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六大类11个项目和“双碳”先导区10个项目建设进度,打造零碳园区。同时以建成面向全市的双碳服务商集聚区为目标,加快市能碳管理平台市场化运营,加快推动盐城CCER签发中心与绿电绿证交易中心建设,同步招引碳服务及认证机构及企业6家以上。引导高新区企业对照国家绿色制造体系标准不断规范提升,年内力争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绿色工厂5家,省级以上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以绿色低碳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激发经济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盐城国家高新区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及时掌握新质生产力发展动态,做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分析研判,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盐城国家高新区大力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建立“科小-雏鹰-高企-瞪羚-独角兽-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科创企业培育体系,抓好“孵化”+“加速”两篇文章,形成“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良性发展格局。落户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研究院、中科院盐城半导体集成技术研究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盐城新能源创新中心等“中科系”“国字号”高端科创平台。拥有全市首家实质化运营人工智能加速器,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基础优势,国家高企、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总数均列全市第一,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市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在各行各业掀起AI生态“抢滩登陆战”,在这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的浪潮中,盐城超算中心在技术升级之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主动牵手DeepSeek推动应用创新,成功完成DeepSeek大模型在太初加速卡的适配工作,催生了蓬勃的创新活力。
据了解,总投资3亿元的盐城超级计算中心智能计算总算力150PFLOPS,通用计算总算力6PFLOPS,加入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算力网络,互相提供算力支持,赋能以盐城为核心、面向全国的超算产业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围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医疗医药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开展科技研发和企业引进、衍生与孵化。
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重点的开展算力与数据服务平台研究课题、高性能计算软硬件资源和相关技术支持与算力服务业务,已实现开票总营收近2亿元,其中技术服务占比超过50%。累计授权29项知识产权,计划五年内实现横向、纵向经费及技术交易额不少于4000万元,实现营收2.4亿元以上。
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当前,盐城国家高新区正以“三院两中心”等高端科创平台为基,充分发挥其科研优势,积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众多科创平台与企业创新的紧密结合,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发展格局,进一步激发了区域创新活力,也为优化创新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载发展,盐城国家高新区步履铿锵,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爬坡向上、稳中有进。2025年,盐城国家高新区将继续以创新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实现全口径工业实时开票净增100亿元、总量力争突破500亿元,国家高企净增超30家、“四上”企业新增100家、瞪羚企业培育超1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突破60家,企业上市实现新突破,奋力成为全市产业发展主阵地、科技创新主战场、对外开放主窗口、产城融合示范区。
信息来源:盐城国家高新区
1小时前
1小时前
1小时前
联系电话:400-6311-8850
回到顶部